宋月紅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2022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边@一重要論述將戰略問題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重大歷史問題、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進行判斷、謀劃,將戰略主動作為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予以堅持和弘揚。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正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高度重視和研究戰略問題,爭取戰略主動、贏得戰略主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科學認識和把握戰略問題
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科學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開辟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實現自由全面發展的道路。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科學真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一切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探索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并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在奮進中開辟美好未來。
戰略問題是指在認識和處理社會矛盾問題中那些帶根本性、全局性、基礎性、原則性、長遠性的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國內與國際的重大問題。戰略問題根源于社會矛盾運動,認識和把握戰略問題則依據并決定于矛盾問題的性質、內涵和矛盾之間的關系。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科學判斷、謀劃和處理戰略問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歷史地位、豐富理論意涵和實踐指導意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充分貫徹和彰顯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真理性、實踐性和時代性。
關于戰略全局與戰略布局。戰略全局表現為戰略的全面性、整體性、綱領性和系統性,關系事業發展的趨勢與走向。無論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還是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構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睉鹇匀植粌H體現在黨百年奮斗的主題和中心任務上,而且深刻落實在黨和人民事業相應歷史時期的道路、制度和各領域各方面上,并注意從戰略大局上實施戰略布局。進入新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睉鹇匀峙c戰略布局相輔相成,具有基礎性、主導性、統領性,貫穿于實踐的全過程和工作的各環節,必須堅持全局、大局和布局的有機統一。
關于戰略定力與戰略目標。戰略定力主要是指在戰略判斷、謀劃和實施上,信念堅定,思想自覺,目標明確,意志堅強,自立自強,銳意進取,勇毅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1月7日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強調,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牢牢把握“國之大者”,觀大勢、謀全局、抓大事,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勇于擔當作為,增強斗爭精神,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起點上,全黨必須保持戰略定力、錨定戰略目標,牢記‘國之大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跑好屬于我們這代人的這一棒?!痹诎盐招掳l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既保持戰略定力又善于積極應變,既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國內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統籌發展和安全,善于預見和預判各種風險挑戰,做好應對各種‘黑天鵝’、‘灰犀?!录念A案,不斷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睉鹇远εc戰略目標,以戰略的堅定性、自覺性和科學性共同構成戰略的方位與航向,承載并不斷煥發出戰略的引領力和號召力。
關于戰略思維與戰略決策。戰略是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2019年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領導干部要加強理論修養,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懂弄通做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善于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不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睉鹇运季S就是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事關全局和具有系統性、長遠性的戰略決策。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戰略的重要論述,內涵豐富、思想深刻,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戰略思想,指導和推動新時代戰略安排、戰略布局和一系列戰略決策,并把戰略思維貫穿運用到黨和人民事業發展之中,充分彰顯出“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和實踐偉力。
正確戰略是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有力保證
黨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提出、豐富和發展關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戰略策略,不斷開辟和深化拓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
黨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中重視戰略問題,形成和發展黨關于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關于政策與策略等方面的獨創性理論。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指出,“戰略問題是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的東西”“說戰略勝利取決于戰術勝利的這種意見是錯誤的,因為這種意見沒有看見戰爭的勝敗的主要和首先的問題,是對于全局和各階段的關照得好或關照得不好”。他強調:“能夠把戰爭或作戰的一切重要的問題,都提到較高的原則性上去解決。達到這個目的,就是研究戰略問題的任務?!薄耙粋€原則,就是注意于那些有關全局的重要的關節?!彼凇睹苷摗分袕娬{:“對于矛盾的各種不平衡情況的研究,對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為革命政黨正確地決定其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方針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產黨人都應當注意的?!备锩鼞馉帟r期,正是黨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才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后,黨在鞏固新生政權、迅速恢復國民經濟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開展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在艱辛探索和曲折發展中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實施和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向前發展。
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制定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黨領導人民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施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人才強國等重大戰略。中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實現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歷史方位,堅持和捍衛“兩個確立”,推動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全面深化改革,黨堅持改革正確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問題導向,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國防和軍隊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新局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的百年奮斗積累了認識和把握戰略問題的豐富歷史經驗。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面臨著不同的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總是能夠在重大歷史關頭立足中國,站在時代前沿,以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放眼世界、未來和一切方面,從戰略上認識、分析、判斷面臨的重大歷史課題,制定出正確的政治戰略策略,不斷探索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發展的正確道路。也就是歷史發展每前進一步,黨總是能夠把正確的戰略與正確的策略辯證統一起來,以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相結合,從而不斷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
在新征程上不斷贏得戰略主動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痹谛碌内s考路上,黨必將團結帶領人民以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保持頑強斗志和戰略定力,確保黨中央作出的戰略決策必須無條件執行,確保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
勇于自我革命,不斷增強戰略定力。自我革命就是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當代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國際形勢日益復雜嚴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艱巨繁重,黨在治國理政中面對的矛盾風險之多、挑戰考驗之大前所未有。這就需要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為誰執政、為誰用權、為誰謀利這個根本問題上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始終保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準確把握時代大勢,勇于站在人類發展前沿,不斷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保持反腐敗政治定力,不斷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的戰略目標,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堅持不懈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
堅持團結奮斗,不斷夯實時代發展之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薄皣@明確奮斗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斗才是最有力的奮斗?!秉h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輝煌歷史是靠團結奮斗創造出來的,更加美好未來依然要靠團結奮斗才能開辟出來。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能團結奮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斗的政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團結奮斗在戰略上需要戰略主體的思想自覺、自立自強自信和歷史主動精神?!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痹谛抡鞒躺蠄F結奮斗,必須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從全局高度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需要從全局高度準確把握和積極推進,以經濟循環暢通無阻為關鍵,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們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舉措,是為了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是一場需要保持頑強斗志和戰略定力的攻堅戰、持久戰?!睘榇?,必須充分利用和發揮市場資源這個優勢,自覺把本地區本部門工作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統籌考慮和謀劃,以更加堅定的思想自覺、精準務實的舉措、真抓實干的勁頭,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取得扎扎實實成效。當前,數字經濟正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健康發展數字經濟,有利于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黨中央將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從國家層面部署推動數字經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推進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規范數字經濟發展,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使之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新征程上,胸懷“兩個大局”,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站在時代前沿,運用戰略思維,不斷在認識和處理矛盾問題、把握戰略全局中實現戰略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必將迎來新的美好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碓矗?022年第5期《新湘評論》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Copyright @2014-2021 www.csste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技術支持:荊楚網 鄂ICP備18025488號-1
微信公眾號
手機版